美國為什麼能夠領導“亞洲世紀”


似乎每個禮拜都有一位著眼於全局的思想家發表一部著眼於全局的著作,或者進行一次著眼於全局的演講,繪聲繪色地描述美國逐步喪失亞洲霸權的過程。沒錯,隨著中國和印度等亞洲巨人的崛起,美國的力量相對下降將成為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但至少在亞洲這塊土地上,有關美國霸權終結的論斷顯得空洞無力。

首先,美國從來就不是亞洲霸主。只有美國冷戰後某些勝利主義者才這樣認為。美國權力的性質及其影響力的行使從來就比多數人想像中更明智、也更敏銳。事實上,隨著印度和中國的崛起,美國在亞洲的地位可能會更加穩固。

為什麼會是這樣?歸根結底,經濟領域的成功才是權力和影響力的根基。中國經濟總量從1978年以後每10年都以翻番的速度增長。而印度經濟從1991年後也實現了同樣的增長速度。相反,美國經濟翻番需要大約20年。這難道不意味著亞洲正快速實現多極化——形成大致對等的強國相互制約的格局——同時美國的影響力正在日益削弱?

如果不是部分出於偶然部分出於設計的亞洲獨特的多級安全體系,這個看上去似乎顯而易見的結論可能會是真的。

如果不能相對於對手保持軍事優勢,就沒有哪個大國能一枝獨秀。不過儘管美國在國防領域的開支超過緊隨其後的十大強國,但它從來沒有成為地區霸主,因為它實際上有賴於其他國家的合作來維持其優勢地位。沒有日本、韓國、新加坡、菲律賓等盟國的合作,美國就無法在西太平洋保持其先進的軍事地位。同樣,美國需要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的合作,來容納其至關重要的雷達設施。

此外,為保持優勢地位,美國需要其他重要國家和東盟等地區組織對其安全關係持默許態度。因此,亞洲地區已經就美國與日本、韓國和澳大利聯盟以及與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印度的夥伴關係達成了的廣泛共識。上述雙邊關係有效性的關鍵之處在於它們在區域內享有非常廣泛的支持(以及合法性),被公認為是維護穩定的因素。而且,加在一起的維穩效果大於各部分

之和。

與美國的強硬軍力相結合,這意味著美國擁有足的力量維護和平與穩定,並實現商業繁榮。美國的勢力和雙邊合作關係構成了對亞洲國家在本地區內反控制、反干涉目標的補充。

這種動態的自由秩序將繼續在亞洲起到很好的作用,它在大體上做到了公平、靈活、開放,而且歡迎新崛起的國家加入。舉例來講,就連中國都成為由美國領導的多級安全體系的主要受益者。

這種相互依存的關係意味著美國並沒有強大到可以輕易無視關鍵國家的願望,也正是在這方面,這種表面看上去的弱點其實正是其優勢所在。美國不是霍布斯哲學中手握絕對權力的集權主義龐然大物。實際上,亞洲地區在對美問題上平衡的缺乏經常困擾著中國的戰略學者。但只有當我們把亞洲看作多極化而非多級體系的時候,這個問題才令人感到困惑。

事實上,任何平衡行為的出現都是為了保護這種多級體系,而不是接替或者取代它。其他國家似乎對任何亞洲國家,無論是日本、中國還是印度上升到金字塔頂端的努力抱有一種抗拒的態度。作為一股外來力量,美國需要得到亞洲夥伴的合作。這使得領頭者必須受到約束。如果一個中國這樣的亞洲國家坐上頭把交椅,它不會需要同樣水準的地區合作和認可來保持自己的地位,或擁有軍事上的立足之處。

隨著中國和印度的崛起,以及日本逐漸正常化,它們將會在美國領導的多級體系中相互制衡,保證由美國佔據領導地位,其他任何國家都無法成為主導。如果中國試圖爭取地區霸權,它會發現在現有多級制度下的結構性限制很難克服。

美國的權力正在相對衰落,但這並不是什麼壞事。虛假的必勝信念帶來紀律上的鬆弛。但戰略上的脆弱感卻能促進相互依賴,而這正是美國成功領導亞洲的關鍵所在。

文:李約翰(澳大利亞悉尼獨立研究中心外交政策研究員)

 (本文為Project Syndicate供稿)

 
主 頁 | 關於我們 | 廣 告 | 訂 閲 | 招 聘 | 逾 期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