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霍華德 ‧ 大衛斯   
2015/09/23, Wednesday

中央銀行機密

 1993年,經濟學家阿爾貝托·阿萊西納(Alberto Alesina)和拉里·薩默斯(Larry Summers)發表了一篇開創性論文,論文指出,央行獨立讓通脹得以控制,並且對經濟表現沒有消極影響。自此之後,全球各國紛紛讓央行獨立。沒有一個國家反其道而行之,只要有政府表現出重新用政治控制利率的意圖,比如最近的印度,就會引起金融市場的警報和經濟學家的憤怒。

但事實上,獨立有許多種程度,並且並非所有名義獨立的央行都以相同的方式運行。一些貨幣當局,比如歐洲央行,制定它們自己的目標。另一些,比如英格蘭銀行,擁有完全的工具獨立性——控制短期利率,但需要滿足政府制定的通脹 目標。 在如何組織央行以實現這些目標方面也存在不同。在新西蘭,央行行長是唯一的決策者。在美聯儲,決策由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作出,而FOMC成員——由七位理事和五位美聯儲地區儲備銀行行長組成——的獨立程度各不相同。 歐洲央行不發佈投票記錄,並且在總理事會(General Council)會議上尋求達成共識。相反,英格蘭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有九名成員,其中四名在英格蘭銀行外部人士中任命,所有成員的投票都會必須由個人作出決定,不得代表機構觀點。美聯儲不保留投票記錄,但其主要決策的“持異見者”會被披露(在艾倫·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任美聯儲主席期間幾乎沒有持異見者,而在最近持異見者變得普遍起來)。 決策者和他們的央行工作人員之間的關係也各不相同,這也影響著央行的獨立性。在美聯儲,工作人員向FOMC報告他們自己的經濟預測,這些預測不採用制定利率的決策者的觀點。在英格蘭銀行,MPC負責官方預測,並發表在其《通脹報告》(Inflation Reports)中。這有助於影響預期,因為央行觀點不同可能讓私人部門產生困惑;但風險會導致機構集體思維(groupthink)。 如果央行同時也是銀行監督者,那麼集體思維就特別危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證明了這一點。2006年,所有發佈金融穩定性報告的央行(也就是說,大部分央行)認為它們的國家銀行體系結構合理:資本充沛,治理強健,風險管理強大。 沒有一位央行分析師對當時的信用和槓桿大幅增加的現象表示哪怕一丁點擔憂,這看起來不可思議。國際清算銀行——央行的組織——的經濟學家們非常尖銳地指出了風險。然而,全世界央行經濟學家小分隊卻沒有發出任何異見。央行也許相對國家政府實現了獨立,但其內部仍極難擺脫黨派立場。 當然,在嚴格的機構紀律和“百花齊放”之間需要達到平衡。央行不是大學經濟學系,多樣化並不總是優勢來源。外部觀察者必然會通過一切公開發佈的字裡行間解讀政策資訊,而這也許不利於央行實現目標。 儘管如此,顯然仍有空間容下另類思維(heterodox thinking)。因此,英格蘭銀行正在試驗一個讓更廣泛的觀點發出聲音的新平臺,這值得鼓勵。這一平臺是一個叫做“地下銀行”(Bank Underground)的博客(這個名字來自銀行總部地下的地鐵站),供挑戰——或支持——現行政策的初級員工發表觀點。 不出幾周,地下銀行便已成為煽動性觀點的溫床。8月中旬(當時英格蘭銀行的大佬們顯然不知道到哪里去了,老虎不在,猴子便稱王)發佈的一篇帖子指出了英格蘭銀行內部資本模型的一些缺點,這些模型是巴塞爾3資本要求制度的核心。帖子的作者是一位名叫托比亞斯·紐曼(Tobias Neumann)的英格蘭銀行員工,他認為,在模型中使用過多資料可能導致雜訊增加,弄錯重要的信號。結果,他說,高度複雜的模型可能時常產生誤導性資訊。 7月份發佈的另一篇帖子矛頭直指英格蘭銀行的“官方”觀點——隨著經濟復蘇,我們可以預期非金融公司開始削減現金餘額,出資投資。該帖子的作者凱迪·法蘭特(Katie Farrant)和瑪格達·魯特科夫斯卡(Magda Rutkowska)認為,公司行為可能因為金融危機而已經發生了改變,難以獲得銀行融資導致他們永久性增加現金緩衝。果真如此的話,這將對金融體系特別是銀行形成重大影響。 建立時間不長的地下銀行已經證明了它的價值。英格蘭銀行行長馬克·卡尼(Mark Carney)讓我們得以通過地下銀行一窺針線大街老嫗(Old Lady of Threadneedle Street),應該受到讚揚(當然,假設該博客並非完全是未經許可的自說 自話!)。 也許我們最終會看到與之對立的地鐵美聯儲(Fed Subway)博客,儘管我對於很快出現地鐵歐洲央行(ECB U-Bahn)並不樂觀。與此同時,我打算在地下花更多的時間。看起來那裡的光線更好。

 

霍華德 ‧ 大衛斯 / 即將擔任蘇格蘭皇家銀行主席,英國金融服務局首任局長(1997—2003年)

 * 本文為Project Syndicate供稿

 

 

 

 

 
主 頁 | 關於我們 | 廣 告 | 訂 閲 | 招 聘 | 逾 期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