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黎祖賢   
2015/07/06, Monday


螺絲與螺母

不管生產成本上升,土地貧乏及勞動力短缺,製造業已做好恢復的準備,現只待政府一聲令下。


當在小城裡遊逛的時候,從旗艦店至旅客手提的購物袋,很難不會發現咀香園這個品牌,但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咀香園在澳門仍然擁有逾8萬平方尺的工場,每天在澳門生產手信食品。“首先,大部分產品均在澳門出售,所以在澳門設工場更易於管理。”咀香園董事總經理黃若禮表示,“其次,澳門製造的產品質量仍給人一種信心保證。”

但澳門製造業近年來持續萎縮,對澳門經濟的貢獻更是今非昔比。政府數據顯示,2013年製造業的附加值為澳門幣16.1億元(2.0165億元),僅佔本地生產總值(GDP)的0.6%,而同一年,澳門製造業的營業額只有澳門幣67.9億元——本澳賭收可以在不足一個星期內達到同樣數字。這與80年代的製造業景況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當時發展興旺,佔經濟比重超過30%。對於某些廠商來說美好的時光已成為歷史,但有一部分認為,若政府給予適當的政策支持,製造業可以發展至新的階段。

澳門中小企業協進會副理事長、德力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容應存表示,澳門於70和80年代曾經盛行紡織品及服裝製造,但生產成本上升及勞動力短缺,導致不少投資者把工廠北移。據業界估計,在中國內地設廠的運營成本只是澳門的一半,儘管近幾年來,內地房地產價格不斷上漲。

然而世界貿易組織於2004年底取消紡織品和服裝進口配額制度,為澳門製造業帶來致命的打擊。該配額制度有四十年歷史,規定發達國家每年可從不同發展中國家進口紡織品和服裝的配額。相關制度取消,發達國家可以到價格最低的地方進口所有相關產品,澳門則因成本不低而被排擠在外。“製造業正在遂步萎縮。” 容應存感歎道,“這裡的土地和勞動力資源短缺,製造業難以重現過去的輝煌。現在沒有人願意入行,但我明白工廠工作有多辛苦,因為我已經在這個行業打滾二、三十多年。”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製造業就業人數只有7,000人,較1998年的41,400人暴跌83.1%。與此同時,本地勞動力人數則幾乎翻倍,從203,700人上漲至405,500人。“在經濟角度來說,澳門的製造業可以說是消失了。”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助理教授李振國說,“這是任何成熟經濟體的必經過程,從依賴農業和製造業轉型服務業。”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對製造業的發展持悲觀的態度。“現在澳門製造業繼續存在,只是存在的層次不同,現在製造業可以說是十分多樣化,舉例說澳門旅遊業在這十多年來大幅轉變,食品製造因而大行其道。” 澳門廠商聯合會副理事長、嘉明洋行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鄧君明強調,“直到此刻,廠商會不時都有來自不同行業的新會員加入。”

2013年,製造業的企業數目為909間,較2011年的谷底893間有所回升,主要受惠於食品及出版製造企業的成立,但數目遠較1994年的 1,584 間為低。


行業升級

要拯救這個曾經主導澳門的產業及至實現經濟多元化,澳門政府過往曾多次表示希望推動本地工業“升級轉型”。

在2015年的施政報告中,當局首次提到今年將開始研究本地工業的新定位。

澳門政府的最新舉措恰逢中央政府最近提出改革國內製造業的10年行動藍圖,中央政府五月公佈“中國製造2025”規劃,務求“把中國建設成為引領世界製造業發展的強國”。該計劃確定了十大重點領域,包括新信息技術產業、航空航天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以及醫藥和醫療器械。

鄧君明認為,勞動力密集的生產應留給較不發達的非洲國家去做,澳門應致力生產高科技及高附加值的產品,舉例說本澳設有賭具生產商,除了銷售產品予本澳博企外,亦對海外市場如美國等出口產品。

他表示,澳門工業升級轉型的其中一條出路是拓展工業旅遊,該概念在很多歐美及日本等國家已十分普遍。廠商會有一名會員在廣東中山設廠製作首飾,該工場對外開放,除了生產部分外,設有零售空間及宴會廳予訪客舉行派對。他認為,為了提高吸引力,政府可主動促成Louis Vuitton和Burberry等國際知名品牌來澳設立製作中心。

澳門大學助理教授李振國說,雖然製造產業不可能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這並不意味著它不值得保留下來,因為經濟環境的外部變化對製造業的影響較少。與廣東省合作,即附近的橫琴島,可以成為產業升級轉型的新方向,因廣東擁有豐富的土地及勞動力資源。


區域束縛

但澳大經濟學副教授何偉雄對澳門製造業的前景並不樂觀,指出產業升級轉型,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並不容易實現,例如自2006年開始運作的珠澳跨境工業區,其成果乏善可陳。“跨工區原本被視為協助製造業發展的政策,但迄今為止,跨工區的用途只是像一個倉庫。製造業的未來發展依賴於政府會否推出其他創新政策,促使澳門的企業家對有關行業進行投資。”

跨工區面積0.4平方公里,當中的0.29平方公里屬於珠海管轄,另外的0.11平方公里則位於澳門青州。在2004年配額制度終結後,澳門與內地政府聯手打造跨工區,提供便宜的租金和勞動力讓澳門製造業發展下去,該處最初定位為以製造業為主,同時提供物流、貿易、會議展覽等服務。

珠澳跨境工業區商會會長陳維熾把跨工區的緩慢發展歸咎於缺乏有效的通關政策及清晰的定位。 “澳門和珠海當局一直致力提出政策協助跨工區發展。該區的使用率從最初不到50%攀升到目前的70%-80%。”他指出,“定位從工業區轉變成現在的商貿區後,跨工區的發展逐漸走上軌道。”


點燃花火

在2012年底正式掌權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09年1月以國家副主席的身份到澳門進行了為期兩天的訪問。新華社當時報導,習近平參觀了跨工區的一家製衣廠,發現該廠使用機械設備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稱讚該廠的發展是澳門製造業發展的“正確道路”。

回憶起該次習近平的訪問,鄧君明贊揚中央高層“十分有遠見”,因為推動製造業的發展並非難事,“不需要時間,只需要心”。 他補充道,澳門有不少空置廠房可以使用,亦可從內地引入高技術勞工以促進製造業升級轉型,“行業內還存有未熄的花火可以再次點燃,但一定要政府推動。”

黃若禮認為,樓價高企及勞動力短缺將為製造業升級轉型帶來“挑戰”,

但不同的政策會帶來不同效果。“在1999年回歸以前,很多人認為手信食品行業是夕陽產業,因為當時只有香港的遊客在假期來澳購買杏仁餅。”他說, “但博彩業開放和內地自由行政策的實施為行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澳門製造

澳門廠商聯合會建議設立採購協調小組,以促進政府與博企優先採購更多澳門製造及澳門創意的產品和服務。為履行於去年行政長官選舉中許下的承諾,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宣佈,政府將研究在採購過程中如何“優先採用澳門製造的產品”,以及鼓勵博企亦優先採購相關產品。

澳門廠商聯合會副理事長鄧君明表示,現時公共機構及博企採購澳門製造的產品數量“完全不多”,政府採購的透明度亦不高,廠商並不清楚知道當中的程序,建議政府在評標時,能夠給予澳門製造的產品加分,因為澳門人工高租金貴,成本較其他地方高。

據廠商會的數據顯示,澳門去年的公務採購達到澳門幣160億元(20億美元),並估計博企之採購額更為龐大。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在今年的立法會辯論時強調,博企優先採購本地產品的數量將列入博彩業中期檢討內,作為衡量博企有否履行社會責任的其中一環。部分博企購買本地供應商的產品已有一段時間,以本澳一家博企為例,去年採購開支約澳門幣92億元,其中75億元即約81%支付予澳門的供應商。

“部分博企宣傳從澳門的供應商採購了80%的產品,但這是否真的嗎?”鄧君明指出,“原來部分博企在香港或海外的供應商於澳門註冊一人公司,然後他們只做一張紙上合約,這樣看起來博企就好像從澳門的供應商購買產品。”

廠商會提議設立採購協調小組,包括六大博企的採購部高級人員、政府部門代表及中小企,讓各方加強聯繫,優化採購規則,解決各項困難。廠商會亦建議,政府及博企在其網站上公佈翌年預算採購的產品資料、數量及規格型號等,以提高採購程序的透明度。

除了推動各方採購更多本地製造的產品外,還需更努力推廣澳門製造(MinM)這個品牌。鄧君明表示,相關概念構思源於2009年初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澳時強調,澳門的製造業同傳統工業需要好好保留,然後廠商會及政府高層便共同構建這個品牌。

“任何澳門產品都可以向廠商會要求使用MinM的標籤或嘜頭,只要他們的產品在澳門生產及符合其他要求。”他指出,“這品牌某程度上就好像香港Q嘜認證計劃,希望協助澳門的生產商及設計師,推廣澳門的產品至其他市場。”

鄧君明表示,由於目前店鋪租金昂貴,他們在市面上沒有零售空間,導致澳門居民較少接觸到澳門製造這個品牌,“如果政府願意考慮給我們一兩個旅遊景點推廣MinM,可讓更多遊客和居民認識MinM的精神。”

廠商會曾經在大三巴附近,俗稱“黃屋仔”的商業中心設立MinM專門店,是澳門旅遊局與不同組織合作的項目,以推廣澳門製造的產品及文化創意產業。但該店於2013年底退出市場,因該商業中心業主沒有與旅遊局延長租賃合約。

但從手信包裝袋上所張貼的MinM標籤,可以見證該品牌逐漸邁向成功。鄧君明稱:“現在於澳門買杏仁餅,你會發現他們用大大隻字強調MinM,因為他們發現這樣有助推廣產品。以前他們只會用很小的標籤,怕給顧客看到。”

----------------------------------

最低工資

 澳門製造業總工會表示,許多製造業工人因工作量不足,一直生活於最低工資標準的水平。據政府數據顯示,2014年底,澳門製造業有7,000名員工,而去年第三季度,他們的平均每月收入為澳門幣9,650元(1,208.6美元);本地製造業員工的平均收入稍高,但仍只為澳門幣11,490元,較澳門居民收入中位數澳門幣15,600 元低。

作為全澳最大勞工團體的澳門工會聯合總會的屬會,澳門製造業總工會表示,行業中並非每位員工皆可賺取該平均收入,“現時行業步入式微,經常開工不足,即使有工開,大多數工友的收入基本處於最低工資水平。”本刊曾邀請製造業總工會理事長梁東明接受訪問,但截稿前仍未收到回復。 此外,工會亦促請政府盡快立法全面推行最低工資。立法會仍就物業管理範疇的清潔及保安實行最低工資的議案進行討論,該法案規定保安和清潔員工的時薪由澳門幣30元起,或每月最低薪金澳門幣6,240元。澳門政府亦承諾,在該法案實施後的三年內,將全面落實各行業的最低工資。

 

 

 
主 頁 | 關於我們 | 廣 告 | 訂 閲 | 招 聘 | 逾 期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