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加雷斯·埃文斯   
2015/06/08, Monday
美中關係新藍圖

 在未來幾十年中,美國和中國如何應對兩國相對實力的不斷變化將是影響全球和平、繁榮和治理的最重要的因素。從長期看,目前的其他緊迫挑戰——包括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以及動盪的中東的各種事件——相比之下只能等而下之。

讓中美關係變得危險的是兩國的強大力量似乎決定要來一個碰撞。中國在習近平的強勢領導下,政府不再遵循鄧小平在國際事務上“韜光養晦,等待時機,永遠不要當頭”的遺訓。中國開始公然追求擴張主義領土主張,特別是在南海,並明確表現出反對美國在該地區無限期主導的決心。中國人普遍認為,美國想要孤立、遏制和破壞中國。 令人不快的是,美國方面的諸多證據催生了這一情緒。不管美國決策者私下裏怎麼說,他們在公開場合幾乎無一例外地表示要永遠保持美國的世界主宰力——特別是在亞洲。 這一立場最近的最具衝突性的表現莫過於羅伯特·布萊克維爾(Robert Blackwill)和阿什利·泰利斯(Ashley Tellis)撰寫的外交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報告。該報告認為,美國大戰略的核心目標必須是“保持美國在全球體系中的超然地位,”並敦促美國政府採取一系列進攻性經濟、政治和軍事手段以“制衡”中國。他們說,這不是“遏制”戰略,但其程度絕不下於遏制。 有沒有另一種處理辦法,既能反映雙方的這些力量和思維的現實,又不會讓合理競爭演變為危險的衝突?在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貝爾福爾科學和國際關係中心(Belfer Center for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的一份 新報告中,前澳大利亞總理、現任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的陸克文(Kevin Rudd)提出了這樣一個戰略,他稱之為“建設性現實主義”。這是一個笨重的主題,但他的分析和政策建議極具說服力。 陸克文觀點的“現實主義”維度承認,分歧的某些方面——包括台灣問題、南海和東海領土糾紛、美國的亞洲盟友、中國軍事現代化和中國政治制度合法性等——在可預見的未來仍然非常棘手。這意味著不可能有容易的解決方案——因此需要非常謹慎的管理。 陸克文報告的“建設性”部分提出,在處理雙邊、地區和全球層面上的一系列其他難題是,可以進行系統協作——美國更應該將中國視為平等的對手。就雙邊情形而論,這類合作可以包括投資條約、聯合反恐情報特勤組、網路安全協定、一致的意料外軍事事故管理辦法、互相批准全面禁止核武器條約(Comprehensive Nuclear Test-Ban Treaty)等。 在地區層面,陸克文指出,美國和中國可以致力於制定聯合戰略,以促進朝鮮半島的去核化及最終重新統一、處理長期懸而未決的日本戰爭史問題、協調地區貿易協定、將東亞峰會辦成更全面的亞太共同體等。 就全球層面而論,陸克文認為中美聯合日程應該著重於抵抗氣候變化、提振G-20、人民幣的進一步國際化、給予中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更重要的角色、在聯合國體系內改革其他重要國際機構等。 一些西方人——包括老牌中國觀察家沈大偉(David Shambaugh)——仍認為這類協作性適應(collaborative accommodation)並非必須,因為經濟和政治管理的失敗將讓中國從內部崩潰。陸克文認為這些人是錯誤的,習近平不會過度使用極權措施,也不會讓增長大幅降低。中國將繼續崛起,而世界——包括美國——必須找到和平適應這一變化的原則性方法。 陸克文的建議毫無疑問是宏大的。但是,憑他的資質——他精通漢語,又是建設性政策思想家,與美國和中國的重要人物有著長期緊密的個人關係——他的觀點必須認真對待。 事實上,儘管陸克文的澳大利亞總理生涯一點都不平坦,但他的過人智力是我在過去30年裏打過交道的所有公共人物中首屈一指的。(這未必大大有助於他顯而易見的爭取成為下一任聯合國秘書長的意願:對於這個職位,主要大國永遠更喜歡平庸溫和的秘書,而不是有創造力的統帥。) 美國總統候選人絕不可能躊躇滿志地大談美國不再是第一名。但是,在未來幾年中,但願我們可以少聽到一些“超然”、“主宰”,多聽到一些合作和協作。只有這樣的美國對華政策可以讓世界有信心二十一世紀不會重蹈二十世紀淚流成河的覆轍。

 

加雷斯·埃文斯
前澳大利亞外交部長、前國際危機集團主席,現為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校長、榮譽教授

 

 
主 頁 | 關於我們 | 廣 告 | 訂 閲 | 招 聘 | 逾 期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