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望祖國,感懷發展


 

“飲水思源,緣木思本” ——中國諺語

 

Fátima AlmeidaViviana Chan *

 

陳禾標、Jocelene Lio 及 盧學鋒 均有著類似經歷,他們出身自世界上不同地區的華裔移民家庭,在政治動盪不安的年代,同時於1971年來到澳門。當時的中國內地,毛澤東還有五年就將壽終正寢,而他發動的文革以及因其政策而造成的全國大飢荒,亦將成為歷史,隨他而去。

然而,他們並非因為接近內地才瞭解到當時的意識形態。在他們出生的國家,《毛主席語錄》小紅本已經有人在傳閱,道理正如無人會拒絕一本“聖經”一樣。這裡,我們將講述三位中國人的故事,儘管遠離首都,他們卻仍會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週年而架設棚架,用傳統裝飾慶賀祖國華誕。

陳禾標來到澳門之後,就再也沒有和他被困在柬埔寨的父母團聚。在他們三人眼中,經歷了混亂後,中國的崛起令他們深感驕傲。儘管他們強調中國需要消滅農村地區的貧困現象,但他們亦一直認為,中國現在已是世界焦點,而且得益於傳統社團的努力,他們感受到澳門的愛國熱情依然高漲。

 

在柬埔寨學習毛澤東思想

 

陳禾標的父母來自廣東,他們在抗日戰爭時期逃到了柬埔寨。雖然並非生在中國,但他與祖國的聯繫從未切斷。現年60歲的陳禾標仍記得兒時在柬埔寨聽過的歌曲和見過的傳統中國慶典,而不久之後,多災多難的柬埔寨便開始經歷美國侵略以及紅色高棉於1975年開始的血腥統治。

陳禾標在大屠殺開始前便離開了柬埔寨,但在那裡的18年生活卻記憶猶新。“我們生活在柬埔寨時仍會講中文,甚至是我父母家鄉的方言。我在一個完全華人的環境中跟著父母經商長大,因此我很少說高棉語,”他回憶道。讀書時,學校有柬埔寨歷史課,而華人移民社群引入關於文化大革命的內容也是教材的一部分。“我讀的是中文學校,因此我們需要學習毛澤東思想,”陳禾標說道。毛澤東在解放戰爭結束後,於1949101日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毛澤東在北京宣佈新中國成立四年之後,陳禾標在兩千公里以外出生,當時解放軍已經進藏,而毛澤東思想已經影響到全球的中文學校。“在中文學校上堂,我能夠感受到文革。我們會唱中文歌曲和跳集體舞,”他繼續說道,“我們學習柬埔寨教學內容的同時還需要學習毛澤東思想。”柬埔寨之後亦走上了共產主義道路,其殘酷的大屠殺在歷史上遺臭萬年,而之前在柬埔寨地位卓越的華人社群亦難以倖免。根據金邊吐斯廉屠殺博物館(Tuol Sleng Genocide Museum)出售的書籍所記錄的真實故事,若干家庭絕望地趕快逃走,將所有財物留下,躲到偏遠的田地間,但仍有家人未能逃過厄運。

陳禾標是澳門歸僑總會的成員,在走難之前,他的成長環境平和寧靜,深受中國的東方意識形態影響。“就算我們在海外生活,我們仍接受中式教育。我記得有一本紅寶書,而且會過中國國慶。”十月一日到來時,周圍的氣氛很喜慶。“以前國慶節時,我們會搭起一個竹棚,上面寫著我們在慶祝中國國慶節,而中國及柬埔寨的國旗會放在同樣顯眼的位置……當時的柬埔寨有著一個非常安全和諧的環境。”

柬埔寨多年來政治狀況混亂,如果陳禾標不逃跑,那他也可能會成為那些悲慘故事的主角。然而他的家人留下了,他亦再也沒有聽到他們的消息。他最後一次見到自己的父母是在1971年,六年之後毛澤東在中國去世,而四年之後,赤柬成功政變奪權。由於擔心兒子日後的命運,他父母存了足夠的錢,為他買了一張前往香港的機票。“我依然記得要很多錢才能離開柬埔寨。我知道有人挖洞躲起來,而有些人就支付了高價,上飛機離開這個國家,”他回憶道。

他有幾個目的地可以選擇,而他先是抵達香港,然後帶著身上僅有的100元葡幣,想辦法來到了澳門。在他面前的世界,與他所習慣的柬埔寨環境截然不同。“我的第一印象是從香港搭大船來到澳門十六號碼頭。澳門看上去很暗,我當時並不知道澳門原來仍是一派鄉村景象。在柬埔寨時我一切富足無憂,但原來當時澳門只是個小漁村。那時有兩間客棧可以落腳,但卻無電供應,”他說道。

然而,陳禾標努力之下找到了一份地盤工作,之後又轉到了電器產品店。兩年後,他和朋友開設了一家天線公司,生活亦隨之大幅改善。但家人杳無音訊,他的心頭大石仍未落地。1978年,他決定回父母在廣東的家鄉看看,之後到了1995年,他到柬埔寨尋覓雙親,卻最終徒勞而返。時間飛逝,同時中國的飛速發展亦令他驚訝。

經歷了種種磨難後,陳禾標談到祖國現在的繁榮穩定時,難掩喜悅之情。“中國的發展速度驚人。政府的經濟實力亦更強大,我感到非常驕傲,”他說道,“過去中國人被其他國家認為低人一等,而現在中國已成為強國。”但他同時亦指出“中國必須打擊貪腐”。

 

為中國傳統而離開馬達加斯加

 

Jocelene Lio生於印度洋島國馬達加斯加,而她的母親亦生於此地,後來嫁給了移民至此的一個中國人。在她童年時,她們一家搬到澳門,而驅使他們這樣做的原因,就是“傳統”二字。“除了華人以外,我父親不希望我嫁給其他族裔的人,”她回憶道。她的阿姨和表親們分別嫁給了法國、匈牙利和馬達加斯加人,但她的父親對異族通婚並不讚許。“生活在海外的華人總會望鄉懷遠,他們深愛祖國。既然我們在內地已經沒有家人,那自然不是選擇香港,就是選擇澳門,”Jocelene說道。

最後,他們選擇搬到澳門,因為澳門似乎更安靜,更適合他們家八兄弟姊妹的成長。“當我們來澳後,我覺得要適應本地生活並不困難,因為澳門是個多元文化的社會。你能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葡萄牙人和中國人,而這裡也沒有歧視。我父親希望生活在一個華人圈子裡,澳門就有這樣的環境,”她回憶著,並對比起他們在馬達加斯加的生活,“在馬達加斯加的生活非常簡單,我們有陽光、海灘和許多動物。”

儘管他們在馬達加斯加生活的歲月裡,中華文化並未扮演顯著角色,但在某些家庭活動中,他們仍會遵循中國傳統。“馬達加斯加曾是法國殖民地,儘管我們生活的環境十分西化,我們依然沿襲中國傳統,我們會有華人團體和節日,”她說道。

早年的異國生活並未為Jocelene留下太多關於慶祝國慶節的回憶,但她會叫母親告訴她當時的情況。“那時會舉行宴會,周圍中國人不多,但我們仍會慶祝。”雖然這些慶祝活動是華裔移民的大事,但國慶節對她而言並無特殊意義。“那天會有一些紀念活動,但我卻沒有特別的愛國感覺。或許因為我並未經歷過抗戰和新中國成立這些重要事件。很難說清國慶節對我有什麼象徵意義,但我會因為喜慶氣氛而加入家人慶祝的行列。”

Jocelene認為,愛國主義由眾多因素決定,而她覺得澳門有著強盛的傳統社團,使這裡的慶祝比香港熱烈得多。“澳門有眾多不同群體。老年人的愛國熱情比年輕人更強。但我認為澳門的愛國情緒比香港要高。港澳有所不同,澳門這裡有大量傳統社團,維繫愛國情感,人們受其影響,因而亦會參與慶典。此外,學生會經常陪同政府官員造訪內地,愛國情緒亦得以加強,”她補充道。

儘管對祖國歷史感到陌生,但作為馬達加斯加華人協會理事的廖小姐對祖國深感驕傲,“華人社群歷史悠久,我對身為其中一份子感到十分自豪,”她說道。

 

從印尼到改革開放之窗

 

60年代印尼大量屠殺共產黨員和親共人士之前,盧學鋒視印尼如家鄉。他甚至會在領事館參與一系列活動慶祝中國國慶節。“印尼其中一位總統是中國人民的好朋友,我們舉行了許多慶祝活動,”他回憶道。生於印尼華僑家庭,盧學鋒會講普通話和印尼話。他是一位教授和記者,而他仍保留著宋慶齡1956年訪問印尼時,他與宋慶齡的合照。

然而,隨著政治動盪的開始,歡慶氣氛被絕望替代,但中印人民就算在更危急的時候亦依然維持友好關係,因而亦克服了人類必然存在的權力鬥爭所帶來的影響。“中印之前關係良好,但60年代發生反共及排華事件後,人們做不了生意,大量中國人陷入財務困境。意識到這個問題後,某些印尼人會悄悄地在我們門前留下食物,”盧學鋒說道,並指出即使當時出現了極為野蠻的行徑,但“動人故事”依然時有發生。

儘管如此,對於毛澤東的華人同胞而言,危險亦迫在眉睫。話說當年毛澤東曾計劃在農村合作社實施計劃生產,但最終導致了餓殍遍野的大飢荒。盧學鋒1971年來到澳門時大飢荒剛結束,而毛澤東亦將於五年後逝世。他先來到香港,之後前往澳門為家人尋覓一個安身之地,數月後,他的家人亦從印尼前來和他團聚。

不出數年,中國就要在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下向世界打開大門,盧學鋒的生活亦即將改善。他在中旅社找到一份工作。“我見證了中國隨著鄧小平上臺後的開放過程。那時許多外國人會來到澳門和中國。許多人想去珠海,因而我獲得大量工作機會。我在澳門的生活就這樣開始了,”他回憶道,“當我的太太到埗時,她已經有一份鏡湖醫院的工作等著她,而我的小姨在內地教書,所以我們兩個女兒去了內地讀書,”他補充道。

儘管在印尼有很多事可做,因而過往從未考慮在中國生活,但他對澳門安靜的本地生活適應得“如魚得水”。“當時,我只有300蚊葡紙收入,但物價也低得多,”他回憶道。由於十分熟悉華人社群裡的傳統,所以澳門帶給他家的感覺。“我們亦接受中式教育,但方式不同。例如,我們的教師亦是印尼土生土長的華人,但曾到過中國,然後再回去印尼教書。”

時間流逝,傷痛漸遠,而盧學鋒很幸運,能夠在動盪時世裡依然與印尼餘下的家庭成員保持聯繫。“每年,我都會去印尼探望那裡的家人,有時我們會一起過春節。”

現年85歲的盧學鋒經歷了一連串不幸的歷史事件,現在他對中國的發展感到十分興奮,特別是科技上的進步。“以前中國人經常受歧視,但現在終於受人尊敬,”盧學鋒說道,而他亦未忘記那些尚未能享受到近年繁榮的人們。“我肯定希望中國進一步發展。中國許多地方的人們仍在極度貧困之中。大城市的人們生活得很好,我希望窮鄉僻壤亦能夠富起來。”當我們提到愛國主義時,盧學鋒認為他與孫輩對國家的感情並無兩樣。“總的來說,澳門的愛國情懷多於香港。例如,我的孫輩仍受家庭影響。我認為愛國主義並沒有在年輕一代中消失,”他最後說道。

 
主 頁 | 關於我們 | 廣 告 | 訂 閲 | 招 聘 | 逾 期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