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產能過剩之痛


讓時光回到1958年,那個發動大躍進的年月,國家主席毛澤東對中國的鋼鐵工業寄予了厚望。在1957年鋼產量僅有500萬噸的情況下,他希望全國鋼產量能在1962年趕上甚至超過美國,達到 8,000萬到1億噸,並在1970年代中期達到7億噸,讓中國成為無可爭議的世界鋼材生產王國。而用來實現這一宏願的,則是一些連專門鋼鐵生產技術都不具備的民眾建立起來的土法煉鋼爐

時至今日,雖然時間有所推遲,但毛澤東趕超世界水準的夢想終於得到了實現,中國的鋼鐵年產量已經達到6.6億噸,而其他工業部門也同樣如此。到了2008年,中國在鋼鐵、水泥(兩者都占全球總產量近半)、鋁

(占全球40%)和玻璃(占31%)產量方面都位居世界第一。中國的汽車產量在2009年超過了美國,而在造船方面僅僅落後於韓國,拿下了全球造船總噸位的36%

對於北京的決策者來說,中國工業的規模帶來卻是一座警鐘而不是慶功的號角。在中國國務院926日下達的一份文件中,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簡稱發改委)警告在多個行業都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剩。

根據發改委公佈的資料顯示,在2008年,鋼鐵行業的產能利用率只有76%,水泥75%,鋁73%,平板玻璃88%,甲醇40%,多晶(一種生產太陽能電池板的關鍵原料)的利用率更只20%

而目前的項目規劃則暗示2010年中國的風能發電企業將有超過50% 的產能閒置不用。

其實,國務院自 2005 年以來就把解決產能過剩列為優先處理的問題,在各個行業都出臺了一些限制來阻止新項目上馬,並關停那些效率低下的生產企業。但從那時起,情況在許多方面不但沒有得到好轉,反而進一步惡化。而問題的癥結則在許多北京令禁止的盲目多餘投資專案背後都有地方政府撐腰。這些地方政府主要把眼光放在如何拉動當地 GDP 的增長之上,根本不管這些項目在經濟上是否具有可行性。

以水泥生產為例,根據中國水泥行業協會的資料,38%的水泥產量都是來自於立窯,而這種技術在世界各地都已經淘汰將近一個世紀了,甚至在1957年的中國也只有3%的水泥產量來自立窯,因為當時國內的水泥生產設備都是從東歐進口的。然而,時至今日,立窯技術卻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青睞,因為他們可以花很少的成本儘快上馬項目來創造經濟增長和就業。至於有沒有規模經濟效益,能不能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這些問題,根本就不在優先考慮之列。

鋼鐵工業也存在著同樣的狀況,中央關停小型煉鋼爐的嘗試同樣也一次又一次碰壁。例如,國家發改委在2006年就拿出了一份要求在2007年年末必須關停的鋼鐵企業名單。結果到了200712月大限將至之時,在中國鋼鐵行業資訊方面居於領先地位的網站我的鋼鐵網派出一名記者,走訪了名單上的各個企業,希望能拿到企業如何遵照中央指令拆除設備的第一手資料。但展現在記者面前的卻是一個反映這類項目在現實中被如何執行的絕佳例子:一間企業依然在 24 小時開工生產,其他企業則暫時停工,只等限期過後再次恢復生產,只有極少一部分企業真正拆除了設備。

地方官員和管理者都有很多的理由不去服從發改委的指令。有些人希望進一步擴充產能,好讓自己的企業不再位列低效率的名單之內——但這種把戲是明令禁止的。當這些設備屬於私人所有時,有人會(可能不合理地)覺得關停企業違反了保護財產權的相關法律。一所原本屬於國營的企業繼續維持運作的原因則是2001年簽訂租賃協定時規定10年之內不能讓任何員工下崗。有些地方部門乾脆直接吊銷了有問題企業的生產許可證,這樣一來,正如一位監管者所言,這些企業就不存在了。

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折射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產生的嚴重弊端。在許多行業,無論是市場本身還是中央政府的力量都不足以推動對低效率生產者的創造性淘汰。結果趕超發達國家的夢想就以一種令人大吃一驚的方式,按照毛澤東構想的那樣實現了—— 以低水準官員操縱小規模技術的形式。

如果目標僅僅是實現產量的世界第一的話,那麼毛主席的宏願也算圓滿完成了。但如果產品品質、環保水準和經濟效益都同樣重要的話,那麼中國工業目前的狀況,就堪稱一場噩夢。

馬克.A.德維佛

Quantrarian Asia Hedge對沖基金管理人

 (本文為Project Syndicate供稿)

 

 
主 頁 | 關於我們 | 廣 告 | 訂 閲 | 招 聘 | 逾 期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