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大屋“修舊如舊”

53leisure01

文:黎詩

修葺長達8年的鄭家大屋,據悉接近工程尾聲,將在今年上半年向居民和遊客局部開放參觀。屆時,這座承載著豐厚的歷史內涵的近代建築,可為人們提供一個富有意義的人文

景點。

修葺不易

鄭家大屋於1869年建成,是近代著名思想家鄭觀應故居,佔地4,000平方米,由多座不同風格建築及開放空間組成,屬嶺南派院落式大宅。它與鄰近的亞婆井前地、港務局大樓及媽閣廟等構成澳門歷史城區,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建築之一。

澳門特區政府文化部門於20017月接管大屋,開始漫長的修葺工程。修葺人員先是對屋頂、牆身、樓板等進行加固,接著開展結構修復,最後作建築修復。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需採用大量石灰粉、泥沙、禾盪草灰、烏煙草灰、烏煙油、花瓦擋嘴、筒瓦、條及瓦片、青磚等物料,但其中有些物料已很少使用,要到五邑、中山、深圳、東莞、新會等地設法採購。尤其是蠔殼片,更是一片難求。大宅本身年久老化,加上有些物料採集不易,導致整個修復的進度非常減慢。

由於鄭家大屋昔日氣派十足,灰塑或壁畫講求體面與氣勢,任何灰塑品都要細緻探究作品主題,再依照構圖題材修復。民間灰塑色彩講求大紅大綠,慣常採用絡黃、絡綠或化紅等耐用、難褪色的礦物顏料塗於灰塑,使作品不會因年代久遠而褪色。所幸修葺大屋的技工大都來自廣東地區,平均有40多年修復式傳統舊宅的經驗,十分了解舊式建築的修葺程序,使得整個工程一絲不苟,精益求精。

展示有期

曾主持修復盧家大屋及灰雕作品的澳門本地著名陶藝家劉桂炳稅,因鄭宅灰塑風化嚴重,修復前綜合分析原灰塑用料與構圖特色、主題,再用適當礦物顏料塗於灰塑上,盡量還原灰塑昔日面貌。修復過程中,需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一切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以免失真失色。

即將局部開放的鄭家大屋,獲文化主管部門證實將設立鄭觀應故居紀念館和鄭觀應文史研究中心計劃,也會作局部開放供公眾參觀。但由於這是澳門比較難得的古跡,從保護歷史的目的出發,不太可能作全局的展示。

鑒於修復後的鄭家大屋,前院、內院、大花園等均為較大的空間,很適合作為開展小型演出的戶外場地。據文化部門有關官員透露,為配合本地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鄭家大屋未來會提供一定的空間,讓藝術團體展演。不過,官方確定設立的鄭觀應故居紀念館及鄭觀應文史研究中心,還需在年內公開招標興建,所以距正式局部開放應該還有一段不短的時日。

 

 
主 頁 | 關於我們 | 廣 告 | 訂 閲 | 招 聘 | 逾 期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