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合縱連橫

51cover

文:康平

互動、交流、合作,是最常見於描寫廣東、香港和澳門之間關係的辭彙,也是探討俗稱大珠三角的這個地區未來走向繞不過去的話題。到1220日,是澳門回歸祖國整整10個年頭,而香港擺脫殖民統治已經12年多了。廣東省與這兩個明確“50年不變的特別行政區的關係,10多年來愈行愈近。1028日《大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研究》在澳門鄭重發佈,更標誌著三地的合作更加密切,由此步上了一個歷史性的新台階。

研究歷時3

也許,澳門特區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的一席話,可用於界定這項規劃研究的意義:大珠三角研究是我國首個跨不同制度邊界的空間協調研究,是由市場主導的非制度性合作,向政府和市場雙輪推動的制度性合作轉變的開創性重大舉措。大珠三角研究是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提出可促進區域整體經濟發展、社會融合和環境改善的空間發展策略,為合力建設世界上最繁榮、最具活力的經濟中心提供空間載體,為港澳三地政府制定區域合作政策、確定合作方向提供參考。他還期望藉著大珠三角研究,將大珠三角城鎮群塑造成一個空間整體,以應對新的機遇和挑戰,擴大共同發展的空間與市場面向,促使澳門加快融入大珠三角經濟社會一體化,為建構優質生活圈的美好願景作出積極貢獻。

劉仕堯是當日上午在澳門世界貿易中心舉行的發佈會上講這番話的。為這個發佈會主持開幕式的,還有國家住房和城建設部城規劃司副司長張勤、澳門中聯辦經濟部部長級助理李春滿、廣東省住房和城建設廳廳長房慶方、香港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周達明等人。

看上去與會人士職位不算太高的這個發佈會,宣達的卻是關係未來大珠三角合縱連橫的重要訊息。據澳城市規劃與發展專責小組澳方組長黃振東介紹,《大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研究》是經國務院港澳辦和港澳三地政府同意,由廣東省住房和城建設廳、香港發展局和澳門運輸工務司三方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通過港城市規劃及發展專責小組和澳城市規劃及發展專責小組兩個合作平台合作開展的首個策略性區域規劃研究,該報告是三地政府委託北京大學、廣東省城規劃設計研究院進行,前後歷時3年完成。

該報告包括大珠三角城鎮總體發展戰略研究、跨界交通運輸與鄰接地區合作戰略研究、區域戰略性環境影響評估及資源保護利用研究、協調發展機制及近期重點協調工作建議,以及澳門與珠江西岸的協調發展專題研究等多個課題。

規劃初具雛形

研究報告提出:港澳合建具全球競爭力、協調可持續的世界級城鎮群,並構建城際一小時交通圈,建立創新的口岸雙線管理模式,構建區域整體生態安全格局。具體來說,珠三角要建設成世界級的先進製造業及現代服務業基地、全國重要的經濟中心;香港繼續鞏固亞洲國際都會的地位,進一步提升為全球重要的現代服務業中心之一;澳門則要成為世界最具吸引力的旅遊休閒中心及區域性商貿服務平台。

圍繞這個總體目標,報告訂定了分期目標,至2010年的近期以應對金融危機為主要目標,通過區域合作、產業結構調整、政府宏觀調控等手段,將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至2020年的中期目標是實現城鎮群內要素流動基本無障礙,整體空間結構得到全面優化,珠江口灣區具備最發達城市區域的雛形;至2030年的遠期目標是區域內外各種要素流動更為便利,內部實現區域經濟高度融合,成為高度發達的世界級城鎮群。

報告還提出構建一灣三區集聚、三軸四層拓展、三域多中心發展的整體空間結構。

一灣三區指珠江口灣區和廣佛、港深、澳珠三大都市區,是大珠三角城鎮群經濟、社會及生態環境的核心區,一灣三區集聚旨在通過高效的空間組織方式,打造具有全球引力的集聚空間。在對外層面上,一灣三區以大珠三角城鎮群標誌的角色形成類似於紐約、倫敦、東京等全球城市功能的核心空間;對內則以大珠三角城鎮群中樞的角色帶動大珠三角城鎮群、環珠三角地區的整體發展,發揮全國經濟中心的

作用。

三軸四層則包括穗深發展軸、穗珠澳發展軸、沿海發展軸,以及以珠江口灣區為核心層、大珠三角外圍地區為集聚——擴展層、環珠三角地區為直接腹地層、泛珠三角區域為腹地層的四層次發展空間。三軸四層拓展力求在強化一灣三區核心功能的同時,帶動大珠三角外圍地區和環珠三角地區的發展,形成擴展腹地和市場範圍的梯度空間。

三域多中心是指港深莞惠、廣佛肇及澳珠中江三個次區域,以及區域內各類功能中心。三域多中心發展強調的是大珠三角城鎮群的均衡發展,以及大珠三角城鎮群中心城市、次區域級綜合性中心、次區域級專業化中心及專業鎮的發展。主要目的是為落實

《珠江三角洲地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三大經濟圈,推動區域協同發展、均衡發展、差異化特色發展及精明增長提供功能空間。

改善交通環保

據有關人士提示,除此而外,該研究報告著墨較多的兩個領域,一是交通,二是環保。

報告明確提出的區域交通樞紐計劃,包括落實多機場系統組合港系統的協調行動,建設華南鐵路樞紐、完善出省高速公路網絡及發展水上客運系統的相關建議,力促珠江口灣區綜合性交通樞紐的形成。重點建議是制訂多機場系統和組合港系統專項規劃,增加對外鐵路通道,改變國家鐵路網末梢的格局。至於城際一小時交通圈是指在大珠三角城鎮群內部通過以軌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為主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灣區一小時交通圈次區域內一小時的交通圈都市區內一小時通勤圈。跨界無縫銜接是指在香港、澳門及珠三角地區之間,通過跨界交通線路組織和口岸基建合作,盡量減少因制度邊界存在造成的交通阻滯,降低因口岸通關造成的時間和經濟成本,提高大珠三角城鎮群整體交通效率。計劃重點包括加強跨界交通線路銜接,提升口岸設施建設水準,促進跨界交通協調管理等措施,其中港深、澳珠之間的鐵路和公路的銜接、非鄰接地區口岸建設和創新口岸管理方式是研究重點。

不過,澳門特區政府運輸工務司辦公室主任黃振東表示,一小時交通圈其中一個重點工作是便利通關的問題,有關問題還要研究。通關模式已超出了港澳三地政府可決定的範圍,三地政府只可透過研究向中央政府提出可行性方案,橫琴將來採取的通關模式應是其中一個管理模式。

研究報告還提出透過生態安全格局優化計劃、區域環境染治理計劃、各地環境保護責任落實計劃、珠江灣區域保護計劃和生態環境合作研究計劃,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的有關策略。其中,生態安全格局優化計劃是通過生態用地建設、保護生態關鍵區域及保證生態連通性等措施,重點落實生態廊道、生態功能區及生態環境敏感地區的構建與保護;區域環境染治理計劃主要是針對區域大氣染、流域水染、工業點源染及農業面源染,從環境技術、環境工程、環境政策及環境監測等領域,提出相關合作建議。研究報告建議對區域環境染問題實行分區、分時段、分類控制。另外,在提出灣區發展計劃前,要規劃先行、環評先行、環保措施先行,提高產業准入門檻;優先建設環境基礎設施,防止染後治理;針對重要環境要素和生態要素執行嚴格生態監察制度,以保護珠江灣區域的生態環境。

有待深入細化

據悉,港澳三地政府正為共建優質生活圈的規劃、基礎設施對接的專項規劃進行磋商,將共同編制有關規劃,藉以回應早前港澳三地政府高層落實推進

《珠江三角洲地區發展規劃綱要》時,所提出的構建港澳更緊密合作要求。該項規劃預計於明年第一季到第二季完成。  

廣東省住房和城建設廳廳長房慶方在發佈會上表示,作為聯合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重要任務,今後三地將在《大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研究》的基礎上,就共建優質生活圈、環珠江口宜居灣區等共同關注的項目展開更為廣泛和深入的合作,港、澳城市規劃及發展專責小組這兩個合作平台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香港規劃署署長謝淑瑩在會上談到,儘管早於上世紀80年代已開展了港兩地的聯繫和協調發展,但當時祇有片段性的個別項目,缺乏區域性、總體性的眼光和遠景。現在,區域發展之路已不可避免,《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來得適時,有機會讓珠三角城市有常規化的聯繫機會。她總結研究經驗認為,過程中花了很多時間在支線上的研究,主要原因是港澳和內地的發展歷程和制度不同,例如統計數據、計算單位、規劃等標準不同,花了較多時間來處理不統一的數據。因此,未來還應建立一個有效、統一的方式,以便研究工作能順利進行。

劉仕堯司長說,要在保持內地及港澳三方的行政管理體制和管轄範圍基本不變的前提下,消化和吸收這份研究報告提出的思路和建議,並詳細深化評估和進行公衆諮詢,以便創造性地開展各項工作。對研究報告提出以港澳合力建設世界級城鎮群為總體目標,通過協調資源開發利用、環境保護及交通基建的發展,促進區域環境改善,提高人居環境品質,確保大珠三角的可持續發展,以及提升大珠三角整體的國際競爭力。他表示澳門認同透過集體行動及發揮個體優勢,高度參與,共同建立發展戰略協調機制。

他還具體談及,澳門將透過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對接、加強產業合作及創新合作方式推動港澳更緊密合作。首先會加強港澳發展規劃協調及跨界基礎設施合作,保障區域可持續發展;強化口岸建設,優化聯運制度,提高通關效率,高效地推動港珠澳大橋、珠三角城際軌道、太澳高速與澳門城市道路及城市軌道的無縫對接,並促進澳門機場與珠海機場的協調合作,提高協同效應;透過區域合作及制度創新,拓展發展空間腹地,建設教育培訓、產業發展、會展物流等園區,支持實現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保護區域生態環境,優化生態安全格局,參與構建綠色大珠三角優質生活圈,支持生態用地建設與保護,合理開發利用生態旅遊資源。

劉仕堯表示,今後希望大家在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就促進區域未來的發展,提出意見,港澳充分協商並達成一致意見,為逐步推動和落實大珠三角規劃研究提出的各項建議和發展目標而共同努力。

 
主 頁 | 關於我們 | 廣 告 | 訂 閲 | 招 聘 | 逾 期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