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掃描
14china
中國增長全地區受惠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9月14日在新加坡發表《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中國經濟在2006和2007年將繼續保持強勁增長,並將使亞洲其他地區的經濟受益匪淺。
這份半年發表一次的報告說,隨著投資增速加快及淨出口的激增,中國今年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率高達11.3%。報告預測,今明兩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將均為10%。
報告說,亞洲新興市場的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中國和印度經濟的強勁增長。特別是中國經濟,如果能保持目前的增長步伐,其經濟增長速度可能會高於預期,中國經濟的更快增長步伐將帶動亞洲其他地區的經濟增長。
(據新華社)

商務部公示中華老字號
龍抄手、賴湯圓、東來順、榮寳齋等434家字號,被商務部初步確認為“中華老字號”。 9月29日,商務部通過政府網站向全社會公示了這些老字號和所屬企業名稱。 
第一批初步確定的“中華老字號”,分別屬於餐飲住宿、食品加工、醫藥、服務業、商業等行業。分佈在全國二十幾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  
截至目前,共有967家企業申報“中華老字號”,經商務部組織有關機構和專家審核,初步確定434家符合“中華老字號”認定要求。
(據中新社)

全球競爭力台跌出前十名
台灣競爭力再度出現警訊,世界經濟論壇 (WEF)9月26日公佈最新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地位滑落,從去年的第八名跌落為第十三,在亞洲地區也從第二退居第四。
WEF的“2006-2007全球競爭力”報告首度採用最新評比方法,將過去的“成長競爭力指數(GCI)”與“商業競爭力(BCI)”,統合為“全球競爭力指數 (GCI)”,瑞士領先世界,台灣在WEF的歷年競爭力評比中首度跌落十名之外;在亞洲地區,台灣過去維持第二,僅落後新加坡,今年也被日本與香港超越。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 (IMD)今年五月發佈世界競爭力報告,台灣從第十一退步為第十八,在亞洲也是落於香港、新加坡、日本之後。WEF與IMD是全球最重要的兩個競爭力評比機構,今年的報告一致顯示了台灣競爭力逐漸退步的現象。
WEF去年的發展競爭力指數,台灣排名第五,經WEF運用新的全球競爭力指數重新評估後,變成第八,今年則是落後五名,成為第十三。
WEF新的評比方法根據發展階段,評比九項“支柱指標”,分別是“基本條件”下的制度、基礎建設、總體經濟、衛生與初級教育;“效能提升”下的高等教育與培訓、市場效能、科技整備,以及“創新因素”下的商業純熟度及創新。
(據中央社)

上半年中國國際收支“雙順差”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10月6日公佈了2006年上半年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統計顯示,2006年上半年,中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呈現“雙順差”,國際儲備較快增長。
2006年上半年,中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順差916億美元。其中,按照國際收支統計口徑計算,貨物項目順差800億美元;服務項目逆差57億美元;收益項目順差37億美元;經常轉移順差136億美元。
上半年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389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淨流入310億美元,證券投資淨流出292億美元,其他投資淨流入352億美元。
(據中新社)

中小企產品僅55%合格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長李長江9月12日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我國產品質量總體水準這幾年有很大的進步。和世界發達國家產品質量的差距主要是中小企業的產品合格率比例不高,合格率在55%左右。
李長江說,第一,產品實物質量穩步提高。機電、造船、電工等行業,國際標準採標率已經超過了80%;第二,企業的管理水準有了明顯的提高,特別是大中企業。根據國家監督抽查,大型企業的產品合格率都在90%以上,中等企業的產品合格率都在80%以上。企業管理水準也得到了提高;第三,按照《質量振興綱要》的要求,實施了以質取勝戰略、名牌戰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已經有1,338個產品獲得了中國名牌稱號。從去年開始評選了中國世界名牌,已經有7個產品獲得了這個殊榮,這無論是對國內市場拉動,還是促進對外出口,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據《澳門日報》)

國企利潤創年內新高
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公佈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國有重點企業實現利潤5,805.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6%,增速比上半年高2.8%,為今年以來的最高增速。
汽車、有色、電力、機械、石油石化等行業利潤增長較快,其中汽車和有色行業企業分別增長64.1%和59.2%。
根據統計,前八個月國有重點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5,491億元,同比增長19.6%,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均加快。石油石化、電力、冶金、電訊和電子行業列主營業務收入前五位。
(據新華社)

內地商家信心指數上升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對全國近2萬家各種類型企業的調查顯示,第三季度全國企業家信心指數為一百三十二點六,與第二季度基本持平,比去年同期提高五點。
分行業看,採礦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築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家信心指數比第二季度上升二點以上。
批發和零售業、社會服務業企業家信心指數與第二季度基本持平;製造業、房地產業企業家信心指數比第二季度微降一點四和一點七。與去年同期相比,各行業企業家信心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從企業類型看,集體企業、私營企業企業家信心指數與第二季度基本持平;國有企業、股份合作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企業家信心指數比第二季度有所上升;聯營企業、有限責任公司、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家信心指數比第二季度有所下降。與去年同期相比,除股份合作企業外,其他登記註冊類型企業的商家信心指數均有所提升。
(據中新社)
 
主 頁 | 關於我們 | 廣 告 | 訂 閲 | 招 聘 | 逾 期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