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盞燈,何以南洋美食雲集

 

36business3
文:

 


澳門除了有很多本地的特色食品之外,還有一些境外美食流傳已久,有的更融入本地風味,成為澳門美食不可缺少的風景。東南亞美食可算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要說澳門的東南亞美食,就必須提到三盞燈

 


歸僑聚居地

 

老澳門人都知道,三盞燈在澳門的正式名稱是嘉路米耶圓形地。因為這塊圓形地的中央,有一燈柱,行人看上去似有三盞燈環繞其上,所以當地人習慣稱其為三盞燈,也衍化為這一街區的泛稱。三盞燈的特別之處,是以三盞燈為軸心向外延散的這幾條街上,多半住著東南亞歸僑,其中尤以緬僑居多。於是,在三盞燈街口,聚集了約20間東南亞美食小店,大都是東南亞歸僑開設的小店,所售餐飲大多鮮香濃鬱,香辣爽口,令人食指大動,如印尼糕點、緬甸椰汁雞面、魚湯粉、咖飯、香炸魚仔、豬腦面、沙、肉骨茶等,也吸引了香港和內地客人前來,大飽口福。

 


在三盞燈品嘗東南亞小吃,如果您留意的話,就會注意到,店家幾乎都有著相似的歸僑背景和艱苦的打拼經歷,正是這種歸僑打拼的凝聚力,才使這個美食街區長盛不衰。

 


這裏有一家名曰雅馨的緬甸餐廳,已經擁有了30年歷史。店主葉生告訴筆者,他是緬甸歸僑,1978年隨父母從緬甸來到澳門。當時一家人語言不通,茫然無著,自然而然地落腳在三盞燈,開了這家小店。但是,他們經營的食品起初並不為澳門本地人接受,比如緬甸人習慣於做食品配料的芭蕉芯,澳門人認為不是人吃的,只是喂豬喂牛的粗食,再加上食物的鹹辣口感也不被欣賞,所以那時主要做歸僑的生意。後來隨著經濟環境轉好,台港澳和內地客人增多,才使得東南亞美食漸漸形成市場。他家的雅馨憑招牌美食椰汁雞面、魚湯粉和緬甸撈面,賣到街知巷聞,從原先1間小面鋪,發展到今日共3家連鎖店。

 


日久成街市

 


葉生介紹道,在摸索經營過程中,有些小食已融入澳門本地風味,比如麵條採用澳門人熟悉的油面和細面等,口感鹹辣程度亦配合客人不同需要而靈活掌握,所以獲得越來越多的本地人接受和喜愛。至於他初到澳門時才15歲,為了家庭,必須白天在店中工作,晚上上夜校,學習中文及其它課程,所經歷的艱辛不可盡數。經過810年打拼,他始得融入本地社會,並將這裏作為自己的家園。

 


目前,東南亞美食已成為澳門美食一景。每年,特區政府定期在三盞燈圓形地舉行東南亞美食嘉年華,一眾店家和一幫歸僑朋友在三盞燈圓形地廣場搭起漂亮的食棚,圍出表演場地,各顯身手,通過表演東南亞歌舞節目和薈萃東南亞風味小吃,為各地旅客帶來別開生面的東南亞風情。

 


東京小食店店主黃生的母親陳姨當年來澳時,曾為生計輾轉打工,做過針織、毛紡等女工活,均為當時的勞苦職業,一般人不願問津。其實,不少東南亞歸僑初來澳門時,都有在針織、毛紡、車輛維修等行業打工的經歷,經過勤勞刻苦地打拼積累後,積攢小小的本錢,便開店做生意,陳姨是其中普通的一例。直到現在,陳姨也沒改變勞碌敬業的習慣,每天上午小食店的豬腦清理,就是她一力承擔。記者採訪時,陳姨伸出筋節突出的手說:每天幾百副豬腦,就是靠一雙手慢慢揀拾出來的。

 


澳門數百年來基本上沒有受到戰火的摧殘,偏安一隅,保持穩定,因此成為歸國華僑較為理想的生活安居家園,其中,三盞燈就成了東南亞歸僑較為集中的聚居地。

 


美名揚四方

 


雅馨的店主葉生告訴記者,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三盞燈是東南亞歸僑聚居最旺的時期。後來隨著經濟轉變和個人發展,逐漸各自融入社會,散入各區,三盞燈才形成今日模樣。現在主要留下經營小食的一些歸僑,仍然守著三盞燈街區做生意,將東南亞美食做到四方聞名,帶動三盞燈也成為一個著名的美食街區。

 


澳門現有歸僑約5萬人,其中以東南亞歸僑最多,超過兩萬以上。初到澳門時,不論是薄有積蓄還是赤手空拳,經過幾年的辛苦經營,大都穩定發展起來。不僅在美食業,幾乎澳門的七十二行,都有東南亞歸僑嶄露頭角,三盞燈街區的繁榮只讓人們窺見一斑。

 
主 頁 | 關於我們 | 廣 告 | 訂 閲 | 招 聘 | 逾 期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