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霍華德・大衛斯   
2016/09/08, Thursday


狼來了IMF

如果你通過谷歌尋找20064月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谷歌會很貼心地詢問你要找的是否是20164月的版本。我肯定IMF不會試圖操縱搜索引擎,但我想,盡可能地讓最少的人獲得2006IMF公關官員感到很高興,因為這是IMF最拙劣的預測報告之一。

20064月的金融穩定報告發行正逢美國次級按揭市場質疑聲音剛剛興起之時,該報告對現狀和未來表示非常樂觀。作者確實討論了全球失衡、衍生品和次級按揭是否對金融穩定構成威脅的問題,但他們對所見十分欣喜。

對按揭市場,IMF認為會出現軟著陸。它相信全球失衡會逐漸消失,它還讚美了美國市場和金融企業創造創新型工具以吸引和保持高資本流入水準的能力。事實上,美國市場被描述為深度、靈活、成熟,總體而言監管良好。

但最令人矚目的誤判出現在關於信用風險轉移的討論。IMF認為,信用風險的更廣泛的傳播降低了金融部門的風險。因此,銀行恢復力應該會更強, 財務應該會更穩定,其結果應該是更少銀行會倒閉,信用供給更加連貫。我們進入了一個商業銀行受信用或經濟存量影響更小的時代。

我們得說,這絕非IMF的光輝時刻,它讓人想起了約翰・肯尼斯・加爾布雷斯(John Kenneth Galbraith)著名的戲謔:經濟預測家來到地球上是為了讓占星家看起來是好人。因此,也許我們應該對IMF充滿悲觀警告的最新報告有所保留。儘管已經過去了十年,但既然IMF繼續受到其沒能在好光景時警告全球金融危機——80年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風險的影響,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事實上,有跡象表明如今IMF眼中處處是麻煩。但是,儘管IMF經濟學家有可能會預測未來三次危機中的十次,但完全因為過去的失誤而全盤否定他們的擔憂也是不明智的。(英國退出陣營就對歐盟、IMF、經合組織所發出的退出歐盟將嚴重打擊英國經濟的警告嗤之以鼻。)IMF提出了一些相當強的觀點,但也有一些觀點不那麼可靠。

IMF最強觀點關於中國和歐洲銀行的。毫無疑問,中國債務的積累值得緊密監控,緊迫需要的公司去槓桿化應該輔之以銀行和社會安全網的強化,特別是對產能過剩部門的下崗工人。沒有理由表明無法實現這一點——中國有限公司(China, Inc.)的資產負債表依然堅挺——但國內分配結果需要謹慎管理。

IMF所辨別的第二大挑戰——歐元區銀行體系容量過剩及相關的不良貸款問題——理論上也是可以解決的。歐洲央行很明白疲軟的銀行所帶來的風險;但 是,歐元區經濟嚴重依賴銀行信用,因此不能直截了當地解決這一問題,歐洲央行對債券市場的持續大規模干預也只能推遲而不能避免清算日的到來。

IMF所看到的第三個問題也許完全不是個問題。IMF認為,壽險行業可能成為未來系統性風險的來源之一,因此應該仿照銀行模式進行宏觀審慎壓力測試或實行反週期資本緩衝。

第一項建議十分有趣:IMF人員似乎不瞭解,在某些司法轄區特別是英國,保險公司壓力測試機制已然存在。事實上,不但有壓力測試,還有所謂的逆向壓力測試,即要求保險公司描述發生什麼事情會讓它們倒閉。當然,保險公司已經——幾乎毫無例外地——通過了真實世界壓力測試,即金融危機,大型破產事件 (AIG)的發生原因不是保險業務。

類似地,IMF的保險資本宏觀審慎反週期方法也不具有說服力。IMF自身的分析並沒有證明保險公司的行為方式是順週期的,相反,有證據表明它們在危機中採取了反週期行動,就連IMF也認為證據含糊。

提出新的資本要求的基礎也很薄弱。資本要求在金融週期的上升階段積累,在金融壓力時期消耗。為何這樣的小修小補在資產負債表的資產端進行,負債端保持不變沒有得到解釋。

也許,IMF2006年報告封存起來,保存在防火牆後或黑暗網路深處,放在沒有索引的災難預測博物館中更好。然後,IMF可以再次採取平衡視角,而不是發佈大量錯誤警報以至於當火真燒起來時沒人會去注意。

 

霍華德・大衛斯是蘇格蘭皇家銀行主席。

 

 
主 頁 | 關於我們 | 廣 告 | 訂 閲 | 招 聘 | 逾 期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