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1, Thursday


空氣污染,危及中華白海豚

香港環境影響的質疑導致大橋項目拖延了兩年才開始施工。澳門既沒有環評,也沒有對生態影響展開討論。

香港大學楊春教授稱,港珠澳大橋項目主要遭受到香港環保人士,以及地球之友和綠色力量兩大非政府環保組織反對:他們多次批評該項目“並向政府施加壓力”。

關於大橋的爭論主要集中在對生態環境的潛在影響,認為這只是面子工程,並在成本問題上爭持不下。

具體而言,環保人士針對大橋建設對空氣及海洋生態的破壞,尤其是對瀕臨滅絕的中華白海豚的影響。

港珠澳大橋的環評報告(EIA “未有考慮日常施工噪音帶來的影響。海豚靠聲音進行溝通和導航,噪音對它們來說,正如人類長期受強光影響而失去視覺一樣”,海洋守護者協會亞洲區董事Gary Stokes告訴香港《Time Out》,“環評僅評估了沉管水下作業的噪音問題。

環評報告寫道,大橋施工將導致東涌區二氧化氮濃度升至“每立方米198微克至246微克之間,低於法律限制的300微克”;“該區的噪音水平將介於65分貝至70分貝,同樣未有超過法定的70分貝上限”; 47公頃範圍內的海洋動植物,包括海豚和珊瑚,將因該工程而永久消失。”

然而,港珠澳大橋香港工程管理處鄭定寧處長向當地媒體解釋,中華白海豚將受到保護,同時,“一旦發現中華白海豚的蹤跡,將停止施工。

在香港,有關問題備受公眾關注,大橋施工亦因受環保方面的法律問題而延遲至201112月才開始,比澳門及珠海遲了兩年。

一名66歲的香港居民朱綺華就港珠澳大橋申請司法覆核。她指稱:“政府針對該項目的環評報告未能根據本地對污染程度的標準衡量,評估可能產生的影響”。

那麼,澳門呢香港的環評報告可在網上公開查閱(http://www.epd.gov.hk/),澳門環評報告則未有公佈。澳門的環評報告確實存在?我們向建設發展辦公室(GDI)查詢,但未收到答覆。

不過,沒有人對項目即將造成的後果表示懷疑,例如溫室氣體排放、車流激增及城市壓力上漲。香港環評未有包括澳門在內,那又有誰會在乎呢?

本刊竭盡所能去探詢專家意見,但卻毫無所獲,包括澳門生態學會(MES)亦未給予答覆。眾所周知的是,該協會曾要求查閱有關環評研究,但澳門當局以資料保密為由拒絕。

葡文報章《句號報》曾報道澳門的海豚數量將因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而受到波及。相較於數年前的情況,現在在澳門水域已難以發現海豚的蹤跡。

沒有研究,沒有公開討論,難怪本地經濟學家José Isaac Duarte對記者說:“我認為這表明了有關大橋及其選址的理據支持是不足的,其成本預算亦難以自圓其說。同時,相較於其他交通運輸及貨運途徑的優勢,如水路和鐵路,是值得質疑的不論是經濟環境還是便利程度,或許所有討論將指向這些問題

 澳門的迫不及待

 1980年代,最初關於大橋的設想是繞過澳門,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構想的路線及呼籲不符。為避免發生以上情況,澳門的學者和商業團體提出了若干替代方案要求進一步往南架設與珠江口西側相連的道路,使著陸點更靠近澳門。自2000年初以來,澳門更加期盼大橋的落成。何厚鏵在接任澳門行政長官職位不久後表示,希望大橋能夠打通澳門與大嶼山間的通道直接到達迪士尼樂園機場等旅遊景點。”(香港大學楊春陽教授2006年於《政治地理学》上發表《The geopolitics of cross-boundary governance in the Greater Pearl River Delta, China: A case study of the proposed Hong Kong–Zhuhai–Macau Bridge

 

 

 
主 頁 | 關於我們 | 廣 告 | 訂 閲 | 招 聘 | 逾 期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