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黎祖賢   
2016/04/25, Monday


夢想領域

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致力增強高校與企業間的緊密合作,促進本地的研究和開發。

加強本地高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是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的下一個主要目標。該項基金自12年前創立起便為澳門奠定了研究和開發的基礎。基金的行政委員會主席馬志毅認為,與本澳支柱產業博彩業及旅遊業相比,技術業對經濟的貢獻將一直蒼白。

基金由澳門首任行政長官何厚鏵於2004年年底創立,旨在資助本地科研計劃,提高本地企業生產效率,加強企業競爭力,促進不同行業的發展,從而帶動城市經濟發展。

多年來,政府向基金投入諸多資源,因澳門正探尋實現經濟多元化的途徑,以擺脫對博彩行業的過分依賴。基金對本地研究項目的資助從2004/2005年的澳門幣4,238萬元(530萬美元)躍升至去年的11,385萬澳門幣,增幅達168%。

“實際上,我們對研究項目的資助金額在過去幾年保持穩定,獲批的項目數量相應減少。”馬志毅在接受採訪時說, “我們希望與其他地區一樣,降低審批通過率,例如,中國地的通過率只有30-40%,澳門的約60-70%。”

談到本澳的研發進展,馬志毅把進度劃分為兩個階段。 “基金成立的首六年奠定了本澳科研和發展的基礎,特別是加強本地院校發表論文的質量和數量。”他2004年,本地高校發表的論文數量僅約60份,2014年上升到了800份。”

“隨後的六年,即2010年至2015,我們專注於推動與中國地和其他海外國家的合作。”他 “通過不同合作,我們得以更多地了解其他地區的科研,澳門的科研質量亦得到提高。”基金三月與歐盟委員會達成協議,鼓勵本澳的科研人員與歐洲同行組隊參與歐盟Horizon 2020計劃。該計劃於20142020年間,提供800億歐元的資助,以鼓勵創新性研究。

馬志毅指出,近幾年來,要求高額資助的項目數量有所上升。“針對每宗申請個案及申請人基本資料的深入調查亦相應提高。”他解釋

缺乏創新

馬志毅儘管提出了不少積極的數據,他亦承認有人對基金為澳門作出的實際貢獻感到不滿。 “在過去12年中,我們極少看到本地科技領域的突破性發展,其他行業亦未出現任何技術性發展。”議員高天賜感嘆道, “基金未能為澳門帶來任何改變,本地業結構依然依賴於博彩行業。”

在同一時間內,鄰近地區的科技發展卻邁向成功,如台灣半導體製造業的成長,高天賜補充道。

馬志毅承認,本地研究項目的申請個案數量較少 “與其他地方不一樣,澳門缺乏獨立的科學研究機構。”他 “高校的某些教授有更大的動力做學術研究,而這些學術研究或許使他們的論文更加出名,而非應用研究。”

儘管基金向本地高校、機構及企業開放申請,澳門大學和澳門科技大學仍然是兩家受資助最多的機構,去年獲得的資助金額佔全年資助總額的九成以上。

本地大專院校和企業之間還缺乏一個合作的媒介,企業對高校能夠提供的創新科技一無所知,高校則對行業要求毫無頭緒,馬志毅

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澳門基金會和中國科學技術部聯合制定了補助計劃,特別為今年的應用研究提供資金。 “即使未必所有的本地高校願意合作,本地企業仍然能與內地的機構合作。”他

地伸出了援手外,澳門基金會也希望落實新的補助計劃,以促進本地“產業學術研究”,這意味著研究某些初步理論,使其成果具有商業價值並得到進一步開發和利用。

“我們會提供資金支持,令企業得以充分利用高校的科學成果,例如,為企業購買高校的技術專利提供資助。”馬志毅說, “但公司亦要投入自己的資金,因為,最終他們才是最大的受益人。”

他拒絕就推出新計劃一事發表評論,因為當局仍在徵求學者和本地商界人士的意見。

相形見絀

澳門特區政府在2016年的施政報告中指出,除博彩業與旅遊業外,文化創意業、會展與中國傳統醫學為本澳三大新興業。澳門基金的資料顯示,中國傳統醫學確實是本地研究的三大領域之一,其他兩大領域為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

儘管如此,馬志毅認為該三大領域均未能影響本澳未來經濟發展。 “以中國傳統醫學為例:澳門缺乏生設施,因而我們必須與內地合作生產和銷售,如附近的橫琴島,本澳的研究人員則注重質量檢驗。”他

 “隨著生和銷售均在地發生,質檢或專利所帶來的收益並不是特別高。”他說, “這令科技業難以對城市經濟有顯著的貢獻,特別是與博彩業和旅遊行業的高額收入對比。”

關於在本地研究和開發,人才缺乏是另一個障礙。 “我們發現,在研究中,人才的成本開支更高,人力成本占研究經費的60%,而不是設備和其他費用。”他回憶“如果不能留住人才,那麼便是浪費。”

“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提高本地居民對研究領域的興趣。”他評論道, “但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智能都市

除了促進本地高校與企業間的合作外,除了促進學術界和企業之間的合作議程外,協助澳門發展“智能都市”亦是科學技術發展基金的首要目標,。

“我們正考慮把城市的基礎設施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基金主席馬志毅稱, “由於基金並非執行部門,我們希望能與本地高校合作,編寫澳門成為智能都市的可行性報告”。

智能都市是指信息化城市的基礎設施及系統,從運輸和政府服務,到能源供應和社區服務。

馬志毅舉例說,技術解決方案適用於城市交通系統,改善道路上的車流及公交時間表。也可在城中推廣智能旅遊,充分利用數據和多媒體,向旅客展現澳門最好的一面,他補充

此外,澳門當局一直推動澳門大學建立第三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物聯網”,以促進智能都市的發展,他表示。“物聯網”是指物件與物件之間透過科技手段實現訊息互通,包括裝置、設備、車輛和建築物。

馬志毅,新的實驗室為本地帶來更多相關研究。澳門大學其他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別是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為相關領域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獲得資助的渠道。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全國各領域專業人士的高層次交流平台,受中央財政撥款和行政支持。

澳門大學副校長馬許願證實,澳大正考慮針對“物聯網”建立第三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負責人馬許願,該提案必須首先得到地及澳門當局批准。

奉獻十年

一個支持本地開發設備的研究小組強調培養人才的重要性。

需要十年努力,才能把數據、圖形和藍圖轉化為澳門自來水有限公司2.2米高的電流質量補償器裝置。更重要的是,與這台設備有關的一切能夠幫助消費者節約能源,提高輸出效率。整項計劃,從無到有,均由本地研究團隊進行。

這是澳門一個極為罕見的學研”項目例子。把理論和科技轉為產品,並應用於日常生活中。研究團隊稱,成功案例缺乏的背後原因是人才有限。

澳大科技學院電機及電子工程系黃民聰副教授的學術生涯一直專注於降低功耗的研究,並已在多份期刊中發表有關論文。在科學技術發展基金和澳門大學研究委員會的支持下,黃民聰與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助理教授林智聲一起,自2006年開始研發電流質量補償器。

崔曉曦和蔡威曦隨後加入研究團隊。在過去十年中,由黃民聰帶領的研究團隊先後研發了電流質量補償器三代。 “我們首先從基本知識開始,然後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黃民聰說, “當我們的技術在中國和美國獲得了專利……便決定逐步擴大裝置功率補償的能力,並在業化的環境工作。”

“我們花了相當長的時間,因為我們必須解決過程中出現的任何技術問題。”他同時指出,人才培養是澳門研發面對的最大挑戰。

 “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成立後,我們獲得資金支持,購買設備變得較為容易。”他說, “但是,培養研究專才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政府可以建立機制,為使用本地研發品的企業提供資助,以鼓勵應用研究,令青少年看到這個職業的未來發展,他 “若沒有任何改變,就很難吸引到下一代參加當前的研究和開發。”

 “政策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林智聲在澳門大學修讀了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黃民聰則是其導師,他認為, “如果政府願意把更多的資源投入到研發中,將有更多人願意在畢業後繼續追求該領域的職業生涯,不是在賭場工作。”

在開發電流質量補償器期間,研究團隊難以在本地找到願意試用其產品的製造商和企業。他們不得不到澳門以外尋求幫助,隨後珠海萬力達電氣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專門組織了團隊生產裝置。

 “我們還要感謝澳門自來水公司願意承擔風險試用我們的品,因為它可能會影響電力供應的穩定。”黃民聰。他還指出,地政府支持當地研發產品,並授權國有企業使用部分當地開發的技術。 “若沒有地方機構願意支持本土研發產品,這些產品便沒有進入國際舞台的可能。”他

研究團隊的下一個目標是繼續細化補償器,即縮小其體積至一半,隨後是調整品的生產成本,使它可以被應用在照明系統、電梯系統和空調系統中。

但團隊成員崔曉曦已經完成了學業,現在在澳門大學擔任研究員,他或許有其他的想法。 “我對研究感到興趣,但我還是要看看其他的經濟條件。”他說, “雖然做研究,無需擔心生計,我對這一領域的職業發展仍未有明確的把握。

 
主 頁 | 關於我們 | 廣 告 | 訂 閲 | 招 聘 | 逾 期 | 聯絡我們